在環(huán)保重壓之下,近一年多以來,各地掀起了“煤改氣”熱潮,可當煤改氣已經結束的時候,很多企業(yè)發(fā)現(xiàn),天然氣的供應并不充足,很多企業(yè)的正常生產“斷了糧”,尤其是供暖季到來之后,為了保民生,更讓一些企業(yè)陷入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。
于是,企業(yè)限產停產便成了常態(tài)。入冬以來,山東、河北等地的天然氣紛紛斷供,致使一些企業(yè)不得不停產。僅河北廊坊市,近期就有449家企業(yè)停產限產。
研究天然氣的頂級專家告訴我,今年1—9月份,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719億方,絕對消費量1671億方,增幅18%。預計全年絕對消費量2320億方,比上一年增加340億方,增幅17%。
這一增長幅度,不僅創(chuàng)出了近年來新高,更讓很多業(yè)內人士大呼意外。
事實上,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,無論對我國能源結構的優(yōu)化,還是對大氣質量是改善,都大有裨益,因為相比于24%的國際平均水平,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還不足7%,未來的增長空間不可謂不大。即便全年消費達到2320億方的水平,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也不過是美國的1/4。那么,這樣的消費水平,為什么又出現(xiàn)了氣荒了呢?
毫無疑問,在煤改氣驅使下,天然氣消費量大幅增長是一個重要因素,但這一因素絕不是致命的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,中國目前的地下儲氣庫嚴重缺乏,天然氣的調峰能力嚴重不足。
眾所周知,天然氣消費具有明顯的季節(jié)性,夏季需求疲軟而冬季旺盛,中石油銷售數(shù)據顯示,近幾年北京市冬季最高月用氣量是夏季最低月用氣量的6倍至8倍。
因此調峰需求顯而易見。
一般而言,天然氣調峰主要靠地下儲氣庫、LNG和天然氣田等方式,而地下儲氣庫具有初期容積大、經濟、不受氣候影響、安全可靠、能夠合理調節(jié)用氣不平衡等特點,是當今乃至今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氣儲存方式和調峰手段。
數(shù)據顯示,目前我國的地下儲氣庫僅不足20座,有效儲氣量僅占天然氣消費的2%左右,大大低于國際16%的平均水平。正因為如此,目前我國主要依賴氣田調峰和壓減市場等剛性措施。
由于天然氣消費季節(jié)性明顯,夏季需求不足時,供氣企業(yè)便會壓產、轉售長期合同LNG資源等措施匹配市場需求,這樣一來,冬季需求增長時,保供壓力就會陡然上升。也因此會變得“峰更高,谷更深”。
相比之下,美國目前地下儲氣庫數(shù)量將近500座,有效儲氣能力占總消費量的占比接近20%,因此美國盡管天然氣消耗量巨大,也存在削峰填谷問題,但卻很少出現(xiàn)氣荒的狀況。